在当前的竞争格局下,增长已经不再是互联网故事的主旋律。
今天的中国消费互联网市场,绝非蓝海。在零和博弈的竞争格局下,增长已经不再是互联网故事的主旋律。

大环境变了,企业自然要跟着改变,互联网正进入“人效时代”。在以往互联网仍然有增长故事的时候,企业喜欢大力出奇迹,组建多个团队,力图快速抢占互联网最后的红利。这导致近几年大厂的员工规模增长明显快于业务,产生的后果就是互联网的人效数据不断下降。

但如今互联网遇到瓶颈,“铺人”已经不能再为互联网带来多少回报。由此,企业也开始裁人减员,力图提升人效。

实际上,抛开大环境的变化,从互联网企业自身来说,提升人效也是必要之举。

一方面,人效会影响财务效能(如利润率、ROE等)。数据显示,在互联网属性的企业里,人效每变动一个单位,财效会同向变动4.33个单位。而财务效能下降,又会反过来拉低人力资源效能,最终对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一旦超过业务所需要的人数,也会影响业务发展。简单来说,人员过多会影响业务创新并产生一系列的管理问题。比如,追求规模很可能被迫增加新的管理层级,这也意味着管理成本的增加,容易导致决策和控制信息失真和官僚化,表现在员工激励上,个人工作绩效很难与公司的经营业绩联系起来,导致的结果往往就是业务动作变形。

虽然,互联网需要进入人效时代,但裁员之外,互联网也需要找到更多提升人效的方式。

01 裁员背后,互联网进入“人效时代”
互联网领域的裁员潮,预示着国内互联网已经进入到“人效时代”。说白了就是,以往互联网大力出奇迹,动辄密集铺人,上亿预算的高举高打很难在出现。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互联网公司精细化发展,提升人效会成为常态。

从数据上看,过去几年,国内互联网的人效数据并不出彩。用公司总营收/总员工数计算互联网公司人效,不难发现,即使是巨头的人效数据也呈现下降趋势。其中,阿里人效由2019年的400万/人下降到2021年的340万/人,腾讯人效由2019年的590万/人下降到2021年的490万/人,百度人效由2019年的280万/人下降到2021年的270万/人。

而如果与海外对比,国内互联网的人效也存在一定差距,即使不与海外头部平台对比,只与美国标普500科技公司的平均数据相比,国内头部互联网人效也稍稍落后标普500公司人效的平均值,按照资深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专家景成芳的说法,标普500科技公司的平均人效在500万/人左右,超过我国大部分头部互联网公司。

国内互联网人效下降且与海外存在差距也不难理解。过去几年,互联网公司大多激进式扩张,其组建多个团队,进入不同领域,同时并发多个项目,投入了大量人力和财力。但互联网开展的新业务,大多没有取得成功,并且老业务的增长,也逐渐遇到天花板,最终导致人员增长的速度远大于业务发展的速度。快手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快手在只有几千人的时候,就达成了3亿DAU,现在员工人数翻了好几倍,DAU增长却几乎不怎么变。

在以往互联网顺风顺水的时候,互联网还是追求规模为先,对人效问题可以暂时搁置。但当下,互联网增长到顶,且企业内卷导致利润承压,根据工信部数据,今年第一季度,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企业营业成本同比增长7%,实现利润总额321.4亿元,同比下降25.4%。上述背景下,互联网提高人效就成为必要之举。

而抛开上述因素,从互联网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来看,人效提升也是互联网必须要走的路。

02 互联网为什么要提人效?
美国管理学家爱迪斯曾在《企业生命周期》这本书中提到,企业在不同阶段,要找到能够与其特点相适应,使其以一个相对较优的模式来促进企业的发展。

这段话揭示了互联网企业需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人效策略。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候,增加员工人数,即使产生人效降低的问题,但对业务的发展依然利大于弊端。但当互联网进入存量时代后,过多的人数及低人效就会限制业务的发展。

具体来说,互联网高速发展时,企业即使冒着人效降低的风险,去进行人员扩张,其也会给业务带来正向作用:

一方面,人员增加确实可以加快业务发展的速度。举个例子,同样是提供免费产品聚集流量,靠广告变现的互联网公司,字节跳动的人效是220万元/人,落后国内外的主要大厂。但字节第8年的收入是Google同期的3倍、Facebook的6倍、百度的70多倍。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固然很多,但其中肯定少不了字节激进式的人员扩张方式。

另一方面,行业高速发展时,公司内部需要一些冗余度,鼓励内部竞争和试错。腾讯通过赛马机制跑出微信,就是最好的例子。

而当下,互联网遇到存量时代,激进的人员扩张已经不能给企业带来高增长,此时企业,如果仍然不提高人效,就会对业务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进而限制业务的发展。

最直接的影响是财务层面,如果人效下降,就会直接拉低财务效能(如利润率、ROE等),按照虎嗅的研究,在互联网属性的企业里,人效每变动一个单位,财效会同向变动4.33个单位。而财务效能下降,又会反过来拉低人力资源效能,最终对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除了拉低财务效能,更深远的影响是,人员过多会影响互联网业务突破。

首先,人员过多会影响业务创新。一方面,创新鼓励每个人突破自我,需要的是团队协同而非管理,但人员增加势必要加大管理,往往遏制创新。张小龙也表达过类似说法,创新先要想清楚路径,而人数增加往往不利于创新,因为会引入管理的复杂度。另一方面,人员增加,会使企业挑选人才更粗糙,导致公司人才密度下降,进而影响到业务创新。

再者,如果一味扩大规模,也会使公司内部产生一系列的管理问题。比如,追求规模很可能被迫增加新的管理层级,这也意味着管理成本的增加,容易导致决策和控制信息失真和官僚化,表现在员工激励上,个人工作绩效很难与公司的经营业绩联系起来。

阿里的直播电商业务就是典型案例。蒋凡曾经在直播电商业务初期,就看到了超头部主播会影响直播电商的发展,他也在中层会议上多次提到了这个问题,但由于管理层级复杂,即使是当时淘系一把手的蒋凡,也没有推动问题解决,业务人员依然为了完成销售绩效,非常短视地给超头部主播推资源,最终影响了商家自播的发展。

既然,互联网已然走到了人效时代。那么,裁员之外,互联网应该如何更好地提高人效呢?

03 裁员之外,互联网如何提人效?
进入人效时代后,互联网目前普遍以裁员作为提升人效的主要手段。但拉长周期看,裁人只是提高人效的短期手段,想要长期提高人效,企业更应该通过在外部获取商业增量,在内部通过管理提提效率的方式提升人效。

从获取到增量看,能够通过新技术或新的商业创新开辟新市场,是提高人效的最佳方式。关于这一点,仍然可以参考互联网的发展,早在2014年前后,腾讯和阿里都关注过互联网的人效问题,彼时,阿里人数在3万人左右的规模,马云明确说过,“人说太多了,不能再加了”。

但实际上,腾讯和阿里人数早已突破了10万大关。是双巨头依然保持人员扩张的重要因素,就是2015年之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商业增量。由于行业空间有了大幅提升,此时依靠原有人员或者人员拓招进行业务开展,也会使企业人效获得提升,比如PC时代,阿里3万人的时候,人效是250万/人,而近几年,阿里人效虽然有所降低,但人效依然达到340万/人。

除了开辟新市场中,在现有市场中,提供比现有产品更简单、低价或更方便的替代品,也会使企业获得新发展。比如,在搜索市场中,谷歌的智能化搜索引擎通过人工智能,使搜索引擎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用户的需求,相比雅虎简单的对关键字查找,给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体验,谷歌也得以颠覆雅虎。在替代旧产品的过程中,新公司的人效往往也会获得提升。

当然,对于互联网行业而言,相比寻找新的商业增量,通过管理提升效能似乎是一种更容易实现的方式。

在任正非看来,企业缩小规模会失去竞争力,扩大规模,不能有效管理,又面临死亡,管理是内部因素,是决定企业能否生存的最重要因素。华为通过管理也实现了高人效,作为一家多少具备些传统行业属性的企业,华为未受制裁前,人效一度超过450万/人,甚至超过部分互联网大厂。

而从华为的经验看,公司管理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权力下放,相比互联网此前强中台,弱前台的架构,华为形成了前端综合化、后端专业化的架构,做到了让真正听得见炮火的人决策。

二是灵活多变的组织形态,华为组织形态具备开放、灵活的特点,在历史上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快速调整组织结构。比如在产品较为成熟的时期,其组织结构强调专业化、规范化;而在市场进入产品创新期时,其集权结构向产品线结构改变,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

总的来说,互联网已经进入到人效时代。而相比裁员,通过技术创新以及管理赋能来提高人效,才是互联网更好的选择。

免责声明:本文(报告)基于已公开的资料信息或受访人提供的信息撰写,但读懂财经及文章作者不保证该等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在任何情况下,本文(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读懂财经”(ID:dudongcj),作者:杨扬,编辑:夏益军,36氪经授权发布。





我在一线城市陪人看病,月入过万没那么容易

“我不是黄牛”。
“不就是黄牛吗?”说起陪诊师,这是不少人的直接反应。 

近年来,老龄化、低生育等社会问题开始凸显,折射出“孤独就诊”的普遍现象。种种背景之下,“陪诊师”应运而生。“接单自由,月入上万”是外界对陪诊师这个职业的普遍认知。但实际上,不仅收入鲜少人上万,陪诊业务压力大、不被信任、急危重症患者的各种突发状况,让陪诊师承担了很多无形压力。

那么,做陪诊师究竟是怎样一种体验?近日,广州“85后”陪诊师小李向中新经纬讲述了这个职业不为人知的一面。以下为小李自述(略有编辑): 



▲ 医院缴 费 受访者供图 

“特别心酸,也深刻感觉到了被需要”
在做陪诊师之前,我在广州一家物业公司当了十余年采购员。因为疫情,今年的工作量陡增,到手的工资少得可怜,我便离职,到现在从事陪诊将近4个月。我们有一个10人左右的陪诊师团队,有不少是医院护士转行来的。 

每天早上8点,当患者见到我时,我已经做完了一切看病前的准备工作:6点起床,一个小时的地铁到达医院,取号、报到,接着到医院门口和前一天刚从外地来广的客户汇合。两人碰头,再带着客户排队、面诊、缴费、检查、取报告、取药,直到确认客户没有漏拿证件、物品,帮客户查好路线,将对方送上车,我的陪诊服务才算真正结束…… 

目前收入和之前在物业公司工作基本持平,但做陪诊师,看中的是兢兢业业做好服务,客户信任我,会再来我帮忙或转介绍,收入也会逐渐增加。 

按照工作经验,我把陪诊工作分为三大类:陪诊、代问诊和跑腿。

第一种专门陪同就医,主要针对老年人和部分年轻人,比如孕妇、带孩子的妈妈。我们会提醒客户现在的出行政策,提前帮客户取号、报到,陪同客户和医生面诊、排队缴费、检查、取报告、取药等,在这过程中跑上跑下的事情我们都去帮客户搞定。陪同就医的单子最多,占比达到一半。 

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对就医流程不熟悉,如果儿女无法陪同,就会联系我。还有些老人当着医生的面,描述不清自己的病症,也有一些老人不会说普通话,交流起来费劲,我们都会提前收集好他们的情况,在纸上将病情、是否有检查报告、面诊需求列出来,与患者确认完毕再和医生沟通。 

有需要的时候我会陪着客户面诊,有一些客户认为面诊是隐私,我们就在外面等候。还有一次是一位妈妈联系我,她带了两个小孩子去医院,其中一个小孩子需要妈妈陪同进行身体检查,她希望我能帮忙照顾另一个孩子。 

其实陪诊师就像客户的就医小助理,起到一个协助、陪同的作用,提供VIP服务。

第二种是跑腿。有时候客户来广州看病,有些检查报告不是当天能取,那么他们也会让我们来医院帮他们打印检查报告、复印病历,再寄给他们。 

第三种是代问诊,针对一些外地客户,之前来医院面诊过,没时间或不方便来广州复诊,就会把病历、最近的情况和想咨询的问题发给我,我帮他找医生面诊。如果医生同意,我会开视频或者语音,让客户直接和医生沟通。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妈妈,她的小孩今年8岁,从2、3岁起就开始头晕,找了不少医院的大夫都没能治好。不久之前看到网上一个教授分享药方,服用了一段时间有所缓解,这次希望找老教授看看药方是否适合长期服用。 

当我收到他妈妈寄过来的那30页病情记录表和各种检查记录时,我口头很难表达出那种震撼。我也有孩子,翻看孩子的病历时,我能够感受到这位妈妈一边求医一边寻找希望有多难。后来,那位妈妈拿到老教授的药方,在电话那头不停对我表达着感谢:“没有你,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第一次感觉到做的虽然是冰冷的生意,但也在体会着人间百态,特别心酸,也深刻感觉到了被需要。

直播卖课收学员可能月入过万,想赚快钱的别来
最近我开了一个网店,也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些视频素材,慢慢地就有客户找我陪诊。到现在每天都有单子,一天最多接3单,一个月最多的时候接了60单,但前两个月每月只接10单左右。 

我们的收费标准是陪诊半天300元,一天500元;有些客户会要求按小时收费,一小时120元。代问诊一天200元,跑腿则看情况收费,一般在99元至150元,顺道帮客户跑腿的,收费就比较低。 

有很多人会在社交平台问我,陪诊师是不是能轻轻松松月入过万。这种情况不是没有,但很少,也不轻松。 

目前我们的收入,低的在6000元以下,高的也只有7000元至8000元。在接单的选择上确实比较自由,但网上盛传的“陪诊师月入过万”并不真实。以我的经验,这个职业是靠资源与口碑累积拓客,不是吃青春饭的职业,也不是赚快钱的工作。如果想靠陪诊师赚快钱,那我劝你别来,前几个月基本赚不到多少。 

但月入过万,也有人能够达到,但非常少。我有认识的人,白天是陪诊师,晚上做直播、卖课、收学员,偶尔给学员分配一些单子。加上直播卖课的收入,部分陪诊师是可以达到月入过万的。 

这些课程有点用,但也并不完全有用。直播课程的内容是分享怎么入行陪诊师、陪诊工作是什么样的、如何引流、怎么规避风险、怎么剪辑陪诊短视频、怎么挂链接变现等,价格在10元至1000元之间。 



▲ 网 上售卖的陪诊师课程 电商平台截图 

部分课程的导师还会收学员,给学员分配一些单子。分配单子的情况很少,更多时候需要自己拓客。在导师给学员推荐单子后,导师会收取20%至30%的提成,这是他们盈利的一种模式。导师手里的单子可以很多,他们也从中赚取不少,但真正分配到你身上的单子屈指可数。

除了陪诊和分配单子获取提成,还有一种盈利模式是延伸代理一些健康产品的销售,像一些病人需要的食材或者护理器械。 

这几个月下来,我能很明显感觉到“陪诊”是有着广阔的市场,而且体量不小,但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供给端,大部分人没有为陪诊服务买单的意识。 我们曾经在医院门口做了一个调查,在2000人中,知道陪诊师并使用过陪诊服务的人数比例在3%至5%。 

陪诊市场要像家政一样家喻户晓,还需要一段时间。我记得在2015年前后,陪诊业务站上风口,多个有陪诊业务的创业公司走向台前。但不久之后,如头部企业e陪诊卖身,创始人离职;贴心小护的中心业务也迁移至陪护和养老大健康。其实理由很简单,因为那时大家还没有认可这个服务,资本投入没产出,钱投完就没了。

人们关注医院、关注患者、关注新药,但鲜少人关注到陪伴病人、照顾患者的人,成为陪诊师或许很简单,但要达到及格线甚至成为优等生,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个标准并不是月薪过万与否能够衡量的。 

陪诊还是黄牛?
经常有人问我哪些人是否适合做陪诊师?以我的工作经验看,一般得在一、二线城市生活,最多到三线城市。因为一线城市三甲医院多,医生水平高、医疗设备好,需求量也是真实存在的。另外陪诊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时间成本与人工成本也需要考虑进去。 

再者还需要一定的体力和沟通能力,需要充当患者和医生之间沟通的纽带,还需要责任心、耐心,因为有时还需要提前踩点或者处理后续的事情。 

最后是知识的储备,有医学背景、懂得急救知识。但实操下来,知道不同医院的特色是什么、哪个科室在哪、去哪里挂哪个科、看病要办什么手续可能更重要。 

跑着跑着就有经验了。通常情况下,我会背一个包陪诊,包要足够大,因为需要装病人的报告、病历、各种单据,包里会放备用的医用口罩、消毒湿巾与纸巾、折叠雨伞、士力架和坚果,还有一个红色的印台,方便不识字的客户签字。 

目前,有关陪诊员的职业资格认定与行业规范仍是一片空白,也没有非常正式、专业的机构和平台,很多时候交易只能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因此,我在和客户的沟通中,也不会自称“陪诊师”,而是以“陪诊”取而代之。 

外界往往看到的是陪诊行业的前景,但是陪诊业务压力大,初次接触患者时不被信任,以及面对急危重症患者,有各种突发状况,陪诊师承担了很多无形压力。 

现在,外界对这个行业质疑的声音挺多的,甚至很多人直接说:“你们不就是黄牛吗?” 

我虽然对广州各大医院心里有数,即便有时候患者让我帮忙推荐医院和医生,我也不会随便给患者推荐,就是怕无意中成了人们所说的“医托”和“黄牛”。去哪家医院、找哪个医生以患者意见为主,看病、开药以医生的意见为准,我们只是协助患者完成就医流程,不能本末倒置,所以我不提供建议。 



▲ 医院内关于“医 托”的易拉宝 受访人供图 

被当成“医托”和“黄牛”只是风险之一。第二个常见风险,是客户的突发状况,接送过程中出现的磕碰、遭遇碰瓷、感染传染病等,无论遇见哪一种都会惹上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我们在接单前会评估风险,一般80岁以上老人的陪诊单子不接,身患传染病不接,我们也没有上门接送服务。我们会先和客户签订《陪诊免责服务协议》,就实名挂号、重大疾病就诊、协助就患者记录医生的诊断言论意见等事项进行统一规定。在为客户提供协助的同时,我们也在保护自己。 

我最近也在考虑和一些大型的陪诊公司对接,搭建陪诊小程序,整体提升团队陪诊的服务标准和社会公信力,帮助解决老年人、残疾人、孕妇,独居人员等的就医不便等问题。我也希望,未来陪诊师能像跑腿、家政人员一样普遍,期待资本的加入推动陪诊行业的发展。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中新经纬”(ID:jwview),作者:林琬斯,编辑:雷宗润,36氪经授权发布。


高增长不再,互联网进入人效时代